传媒与艺术学院大学生“防诈骗”安全知识讲座报告
发布时间: 2016-05-12 浏览次数: 243 文章来源: 保卫处

    为了贯彻学院安全教育活动方案的具体实施,为提高我院同学的防范意识,增强全院学生自我保护能力,2016年5月3日,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在教4-109举办了“大学生防诈骗安全知识讲座”。此次讲座由传媒与艺术学院2015级辅导员朱晓萌老师主持,参加讲座的是2015级全体学生。
    朱晓萌老师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的客观原因,指出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的事实,并通过相关的视频案例,阐述了当前大学生在安全和自我保护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措施。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应该注意的常见诈骗手段分为四种:1、大学生兼职受骗,例如淘宝代刷单一类;2、使用网页搜索引擎而上当受骗,例如目前话题较热的“魏则西事件”;3、诈骗电话,冒称为机关人员或者老师等等;4、网游诈骗,通过游戏迫使你买装备从而上当。以上四种为现如今常见的诈骗手段。而这些诈骗手段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和财产上的损失,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因此,在加大力度打击的同时,大学生更要学会自我保护,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的同情心和对社会认识的偏差进行诈骗等活动。大学生被诈骗虽然不能预知,但是可以防范。朱晓萌老师也为同学们介绍了相关的防范措施:钱财不外露、加强思想防范意识、加强自身修养;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同学们在使用网络和电话是要避免个人资料外泄,收到疑似信息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不要贪小便宜,同时也不要病急乱投医,以免上当受骗;手机、银行卡等丢失要尽快挂失,以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等等。
    通过此次安全讲座,我院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和防诈骗安全知识教育,确保每一位同学都树立安全防范诈骗的常识,平时多一份警惕,就会多一份安全。既要扶危救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要擦亮眼睛,预防和打击诈骗犯罪。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维护校园这一片蓝天,一洼碧水,一方净土! (传媒与艺术学院供稿)

 

 

 

 

 

 

 
版权所有:南京邮电大学保卫处
地址: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